新闻中心
美味,在身边
|
访道德(诚信)模范、信和粮油公司董事长李秀玲编者按: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,诚信是国家的立国之基。中央文明委发布《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》,强调立足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,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重点,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、规范化、长效化。 加强诚信建设,营造失信可耻、守信光荣的良好社会风尚,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;建设诚信社会、诚信中国、诚信沂南,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。现将沂南县诚信模范李秀玲的事迹,予以刊发,以飨读者。 山东信和粮油有限公司坐落在诸葛亮故里、红嫂家乡沂南县。这里山青水秀,空气清新,境内有沂河、汶河、蒙河,自古就是著名优质小麦产区,所产面粉筋力大,麦香纯正,实为绿色食品。公司先后获得“省食品卫生A级单位”、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”“省级合同守信用企业”,以及“全国质量诚信双保障联盟单位”等几十项荣誉。近日,记者就该公司诚实守信、质量至上的经验做法,采访了市县道德(诚信)模范、公司董事长李秀玲。 这位年逾五十的女企业家精明干练、满脸自信。她介绍说,公司成立于2001年,设计日生产能力500吨,主营小麦粉加工、销售、面粉深加工。公司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,保证从种植到加工、到销售,都在全程监控之中。其基地被临沂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。 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”食品安全问题事关民生大计,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。该公司从成立之日起,董事长就把抓质量、讲诚信放在首位。公司成立了质量诚信工作领导小组,负责产品原料收购、加工、销售,做到诚实守信履行购销合同,依法诚信治理企业。 从原粮收购上把好进货关,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,是向消费者坚守诚信道德高地的具体体现。采访中,李秀玲董事长讲述了一个“抓质量,当‘包公’”的真实故事。有一天,天空下着毛毛细雨。葛沟收粮商张经理送来了一车小麦,经检验,里面混掺了部分霉烂的小麦,属不合格原料,检验员不予收购。可是老张不死心,直接找到李秀玲求情。他说:“咱们打交道这么多年了,从来没发生过质量问题。这次我大老远的运来了,就照顾照顾收下吧,价格上就是再降几分钱也行。” 李秀玲严肃的说:“保证产品质量,诚信经营,必须从原粮收购开始抓。不合格的麦子,不要钱也不能收。老张啊,咱要对消费者讲诚信,可不能因为一车麦子砸了咱们的牌子啊!” 老张见李董事长话说得实在,只好把一车不合格的麦子拉了回去。李秀玲抓质量讲诚信的事从老张口中传出去以后,再也没有供货商把不合格的原粮拉到信和粮油公司。 山东信和粮油公司成立以来,认真信守合同,诚实履约,切实维护客户权益。公司始终坚持诚实守信、质量至上的经营理念,把重合同守信用作为企业发展原动力,实现了企业的持续发展。在谈到热情服务、诚信经营的情况时,李秀玲介绍说,我们公司与供货商、经销商、消费者之间,建立起了“诚信即形象”的默契,强化自律意识,把依法诚信服务落到实处。我们与客户“约定俗成”,从来不讲具体价格,根据市场行情,随时调整价格,及时通知客户。所有产品销售实行统一的批发价,统一零售价格。如果客户按较高价格支付了产品订金,提货时价格下降,我们也会按供货时的价格收款。收购原粮也是这样,只要有市场价格上涨,我们就会提高收购价格,绝不让客户吃亏!十几年来,公司靠着诚信原则,收购粮食、售出产品200多万吨,没有和客户发生过经济纠纷。 使用食品添加剂是许多食品企业的潜规则。在信和粮油公司这条路走不通。李秀玲告诉我们,公司自成立以来,认真执行国家食品生产安全规定,坚持做到不使用任何面粉改良剂。有一次,有位领导打招呼,帮助朋友推销“添加剂”,被李秀玲婉转拒绝,使这位领导心服口服,再也不“为难”李董事长了。还有一次,由于春节前货源紧张,产品装箱出现错误,把合格品装进了优等品箱。发现这个情况后,李秀玲和工人一起,连夜倒箱检查,把当天的100多吨产品全部查完,确保合格产品的出厂。 诚实守信,质量至上,不但体现在企业产品的经营把关上,更多体现在对客户、对消费者的服务上。十几年来,李秀玲坚持做好售后服务,对经销商送货上门、退换货上门,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,让客户时时感受到公司的温暖。一天上午,送货员收到了界湖街道团山庄一位经销商的货款,交到财务时,会计发现竟然多出了1000元。李秀玲知道后,马上开车和送货员把多出的货款送还了经销商。经销商袁经理激动地说:“李经理办事讲信用,真实在,我们放心。” 诚实守信赢赞誉,信用无价和万家。山东信和粮油公司以诚为本,以信为源,一步一个脚印,用诚信赢得了广大客户和消费者的信赖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诚信形象。我们相信山东信和粮油有限公司在董事长李秀玲的带领下,一定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!(沂南文明办) |